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tiktok选做中兴的一些知识点,和TikTok的CEO辞任后,TikTok创始人做出了什么回应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美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中国公司却在美国屡屡受挫

美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中国公司却在美国市场屡屡受挫,主要还是因为咱们的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相对要更低一些,没有做出让别人不得不用的产品。以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为例,微信、支付宝几乎占据了国内移动支付市场99%的份额,但是这两款软件一到海外市场就很难推开了。

微信在美国到现在也就几百万的用户数量,和国内完全没法比。即使在全球范围内,微信的用户数量不到11亿,绝大部分在国内。而美国的Whatsapp全球用户数量达到16亿,比微信多了5亿。

支付宝在美国的用户数量就更少了,因为美国的线上、线下商家根本就不支持支付宝付款。即使偶尔有支持的店铺,主要也是面向中国游客服务的。微信、支付宝在美国无法推开,就是因为它们并非是无可替代的。在社交领域美国人有脸谱、Whatsapp等,在移动支付领域也有苹果的ApplePay。它们比微信、支付宝做得更好,也更加符合美国人的使用习惯,那么美国人有什么理由用中国的APP呢?

相反,微软、苹果、英特尔、高通这些美国的科技巨头,无不掌握着核心技术。比如微软的Windows系统、Office软件,苹果的手机,英特尔的桌面处理器,高通的移动处理器等,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无可替代的产品。如果没有了这些美国巨头的产品,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都要下降一大截。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可以肆无忌惮地制裁中兴、华为,我们却不能同样的办法对付高通、苹果。

而且美国在拥有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无时不刻的阻止中国的产业升级,不让中国的高科技行业能够顺利发展。美国之所以制裁华为,也是因为华为在通信领域取得了大量的技术成就。比如华为的5G专利技术就是全球通信企业中最多的,华为的麒麟处理器性能也赶上同期的苹果、高通处理器了。

如果放任华为成长下去,华为必然会成为超越美国高通公司的行业巨头,这显然是美国人不愿意见到的。所以美国哪怕撕破脸,也要想方设法遏制华为的发展。

同理,TikTok虽然是一家以短视频内容为主互联网企业,但是它的推荐算法在业内是数一数二的,因此也算得上是一种核心技术。TikTok利用它独一无二的核心算法,在短视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内外有很多公司都在模仿TikTok的内容形式,但是大多都失败了,这也是因为它们的内容推荐算法没有TikTok那么优秀。

而TikTok的成功意味着中国企业掌握了一部分互联网的发言权,互联网不再是美国人的一言堂了,美国人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肆意“指鹿为马”了,这对于美国人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现在美国企图强行收购TikTok,甚至要求TikTok交出推荐算法的源代码,也是对TikTok核心技术的一种掠夺,和对华为实施的制裁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那么中国公司想要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最主要的还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如果中国也走出像微软、英特尔、高通这样的企业,做出的产品别人不用不行,那么美国人自然也没办法抵制。但是在美国的全方位打压之下,中国想要诞生这样的企业,非得十年以上的苦功才行。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化”的时候,也不应该只盯着美国市场,因为明知道对方是一匹狼,还要送肉过去,结果自然就是有去无回了。其实除了美国之外,东南亚以及欧洲市场都很有潜力,也很适合中国企业去开拓发展。我们完全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先在一些不重要的国家扎下根来,将产品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再进入美国市场受到的阻碍就会小得多。

总的来说,美国市场对于任何科技企业来说都是很有诱惑力,因为美国的高端人口数量众多,且消费力很强。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市场也具备很强的排他性,技术含量低的企业无法进入美国市场,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又容易受到抵制。同时由于美国霸权主义的抬头,国内企业在受到美国制裁和掠夺的时候,很难有效防御和反击。所以我认为中国企业在自身足够强大之前,贸然进入美国市场无异于“与虎谋皮”,很容易遭到损失。若非必要,避开美国市场也是一个选择。

如我们针对美制裁Tiktok而对微软同等制裁,谁能替代微软

也许这个问题,目前唯一的答案只能是华为了,我们都知道华为去年发布的鸿蒙系统1.0版本,开始大家都以为是手机的系统,其实不然,鸿蒙系统不只是手机系统,它同时是手机,电脑,智能手表,电视,还有我们的汽车,穿戴设备为一体的物联网系统。

鉴于目前美国打压华为已经到了非常时期,华为现在已经启动了南泥湾计划。就是不仅在电脑上的年零部件,还有操作系统都全部去美国化。成为百分之百的中国制造的电脑,目前国内也只有华为有这个能力。大家也许会有人提出联想电脑呢?难道不能替代微软吗?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你想是一个以组装为生产的企业。所以说,联想的所有零部件,操作系统全部用的都是美国的东西。当要是微软实行断供的话,那你想百分之百的没有生存的可能。

其实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应该要向华为学习,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精神意识。两年以前的中兴事件,就给所有的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当你没有核心技术的同时,就只能任人宰割。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联想跌落神坛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华为每年的研发经费都超过两百亿美金的原因。

既然美国都那样干了,国内有可替代微软的当然也对等封杀了,要不世界会认为你没脾气,什么时候都可以咬你一口

有代替微软产品的方案,但是做不到完美替代。最难以完全替代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目前国内Windows用户基础太大,禁用的话不少公司会面临巨额损失甚至不能进行生产。

UOS和deepin这些国产操作系统虽然很优秀,但是目前生态是真的不行,办公金山的WPS倒是可以完美替代。

微软虽然家大业大,但是也舍不得中国市场,封禁的话会让他们心疼地吐血。在收购TikTok一事上,微软发言是很谨慎的,强调自己没有敌意,在变相认怂。

这个时候直接制裁微软不划算,同时我们跟美国还是有区别的,我们讲道义也要脸的。不过我觉得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大力推进一波国产的UOS、WPS等众多软件。

微软中国目前还不能惹,可以整整苹果。毕竟苹果台式机笔记本在中国小众,手机换换也无所谓。

文/小伊评科技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微软在中国的主要业务分布。

目前微软的主要业务主要分为三块,分别是生产力和商业流程(ProductivityandBusinessProcesses)、智能云(IntelligentCloud)、更多个人计算(MorePersonalComputing)。

这三个业务看上去比较难以理解,我们来拆解一下你就会比较清楚了。

其中生产力和商业流程业务主要指的是Office套件,Skype(通信软件),以及一些商业的解决方案譬如ERP系统等等。智能云业务可以粗浅的理解为一种云服务器,和目前阿里云,腾讯云的概念差不多。至于最后一项更多的个人计算业务涵盖面比较广,包括WINDOWs系统授权业务,XBOX游戏机业务,Surface业务等等都属于这个业务层面。

那么这些业务中谁是不可替代的呢?我们来逐一分析,Office完全可以被金山的WPS替代(WPS在某些深层次方面不如Office,但是整体上取代Office不成问题),Skype早就退出中国市场,不存在被不被替代之说,至于一些商业解决方案国内同样也有很多其他的解决方案。

微软的智能云,在国内也基本上排不上号,大头都被阿里腾讯百度瓜分,也不存在取代不取代的关系。

然而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最不可能割舍的就是Windows系统了,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在国内PC市场中,Windows系统的占有率达到了惊人的91.4%,也就是说我们国内每十台电脑中就有九台搭载了Windows系统。

那么在这个背景下,想要让国产系统完全取代Windows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国产系统譬如深度系统,红旗Linux系统等等都是以Linux为主要框架下的产物。

这些操作系统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软件生态,因为目前绝大多数软件都只针对了Windows系统进行了适配,很多软件根本就没有办法用到国产系统上,就连苹果的MacOS都没有进行完全的适配,就别说我们的系统了。

那么一旦我们选择制裁微软,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无法再使用Windows相关的服务(别以为破解版微软没有办法发现),这对于很多行业都是很致命的,因为Windows发展这么多年已经建立了一条非常复杂牵扯面非常宽广的产业链,很多行业和工作都非常依赖于Windows系统。

所以想要直接禁用Windows系统是不现实的,因为哪怕禁止微软其收到影响的也仅仅只是微软一个公司而已,而我们国家全员都会受到影响,这样赔本的买卖我们了不做。

所以,个人并不推荐大家以这种报复的心态来看待事情,因为美国的这一系列行为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孤立主义,别的国家也门清,只不过迫于美国的实力不得不低头罢了,所以我们国家就不要随大流了,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微软要么被收购,要么滚出中国市场

制裁微软?我感觉题主没弄清双方的优势情况。说句不好听的话,题主有些夜郎自大了,认为我国已经强大了想制裁谁就制裁谁的地步。制裁有好处吗?美国制裁我们的高科技企业,他是伤敌一万,自损八百,反观我国制裁美国企业,我们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可能说这些话,大家不喜欢听,那就以制裁微软为例。

一家独大的微软window系统

在国内的pc端系统中微软的window系统的占有比是92%,也就是100台电脑有超过90台电脑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在这90多台操作系统有多少是正版的,多少是盗版的?我想除了少部分企业采购了正版微软系统外,大部分都是用的盗版window系统。

这几十年来,中国有多少人白嫖了微软的系统,这些钱付给了微软吗?说白了,在系统方面,我们是占微软的便宜。有人会问了,都怪微软对盗版打击不利,这才导致我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对于这个观点,我觉得可笑又可悲,自己不种粮食,从别人那里偷粮食,现在没有种粮食的能力,反而怪别人为什么不禁止自己偷,试问这是什么逻辑?!!!

制裁微软,我们有替代品吗?

微软的电脑操作系统和相关软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受到实践认可的产品,这些产品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些无法替代的位置。比如办公软件的MicrosoftOffice、InternetExplorer等,虽然办公软件可以用wps代替,但让中国各大企业换成wps,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其次是window系统,虽然很多人喊着要用国产操作系统替代window,那么请问怎么替代?国产操作系统有window全面、完善、适配吗?即使有全面、完善的国产操作系统,请问软件和国产系统的适配怎么办?而适配是个漫长的过程,可能5年、可能10年。

若断供,微软概不负责

最近有新闻爆出,在微软最新的用户协议中有这样一点:若因为行政命令,微软可能无法为中国提供windows服务,并且不承担因此引发的任何结果,只会尽最大能力避免影响。

从微软的协议中可以看出微软和中国之间优势对比,即美国政府要求微软断供windows系统,虽然微软有损失,但这对微软也只是小伤元气,而我们中国的损失更大。

总结:我们国家所有的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基础和美国息息相关,美国失去了我们这个大市场,他只是损失了一些钱,而我们各行各业的发展没有美国的技术支撑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即使是华为这样的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公司,没有美国的技术,其麒麟芯片依然不能量产。所以我拜托大家不要夜郎自大,实事求是才是进步的正确态度。

美国对于Tiktok的制裁,引起了我们非常大的愤慨。为何它可以如此肆无忌惮的对我国的企业进行制裁?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微软进行制裁呢?

如果我们对微软进行制裁,那么影响的到底是微软还是我们?

毋庸置疑,对于微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中国目前的微软系统装机率中,微软所带来的影响非常的大,甚至于大部分电脑使用的都是windows系统。

如果我们贸然的将微软的系统进行制裁,不允许微软在我国电脑中进行装机。能够替代微软系统的有——

Linux系统!比如目前深度的linux,华为在之前推出的几款笔记本中,就使用了linux系统。虽然说linux系统它的优势也比较突出,不过,深度系统在一些软件配套方面可能还是会欠缺一些。

另外一个系统就是中标麒麟。它可以自主的cpu及x86平台,提供的风格和win7的风格类似,同样它在生态方面也支持百款常用的软件,像搜狗输入法wps等等,而且它也能补全了linux生态应用短板的一些内容。

当然,不管是中标麒麟还是深度Linux在我国的装机率并不高,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它们还是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微软系统在我国深耕这么多年,它的优势很强,贸然的将它阻止,对于我国的系统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

而且我们国家和美国也不同,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为了本国的利益,采取所谓的政治手段。就是被人唾弃,且破坏国际经济发展规则。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是一件必须且必要的事情。

微软其实真要找替代品,还真不好找,作为普通的使用者来说国内可以找到替代品。但是如果你除了日常的办公之外,要使用软件的话,windows系统改变你会碰到和安卓一样的问题。

华为在被禁用安卓系统后,最大的问题是鸿蒙os软件不够多使的使用这碰到一些常用软件的时候,没有办法找到替代品。而windows如果被禁用的话,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你日常使用的photoshopprAR甚至是一些更加专业的工具,软件都会变得没有办法使用。

你这边都全面禁用,windows了美国肯定也不会允许他国家的软件公司去适配你们自己开发的软件,这样子的话会是整个软件行业整体来开发新的软件来1:1的替代那些原来使用不了的软件吗,只能说这个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事情。

我们完全可以把Google啊,脸书啊禁了啊,在中国不许用

TikTok的CEO辞任后,TikTok创始人做出了什么回应

随着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打击的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公司受到了制裁或者打压,比如中兴、华为亦或是现今的Tiktok。最近一段时间,主要受到打击的便是海外版抖音Tiktok。不仅仅是美国,印度、日本等国家也有计划称将对tiktok展开调查。现在的TikTok可谓是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而就在8月27日,这个火遍全球的互联网公司CEO凯文·梅耶尔宣布辞职。而作为tiktok的创始公司,字节跳动也随即发表声明称尊重凯文的决定,同时感谢他为Tiktok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Tiktok是由字节跳动公司创始,但是由美国一家公司独立运营。而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同样是TikTok的创始人。在得知凯文先生将辞职的消息时,张一鸣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并在字节跳动的内部信中表示TikTok正处于一个复杂的政治环境当中,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凯文先生的工作。同时张一鸣表示已经任命Vanessa为tiktok公司的临时负责人。这些是张一鸣对凯文先生离职的回应。

同时他也对整个tictok公司包括字节跳动公司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回应。在他的回应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字节跳动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积极地寻找解决这个复杂问题的方案。而且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们考虑了包括用户,创作者,合作伙伴以及员工利益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制定最好的解决办法。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每临大事有静气。张一鸣先生在这次大考验展现出了他的冷静和从容。

字节跳动具体的应对措施我们暂时还无法得知,但是通过这些委婉的回应可以看出他们正处在一个艰难的处境当中,但依然坚持着,没有放弃。祝愿他们能够早日找到解决办法,挺过来!

华为手机还能卖多久

作者|李曙光

编辑|胡刘继

9月15日是“薛定谔的iPhone12”发布前夜,也是华为芯片被断供首日。

这两个话题都上了热搜。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很奇妙的分层:有人满怀期待,iPhone12今夜到底会不会发布;有人扼腕痛惜,华为是否已到穷途末路,大骂再也不买苹果。

只是无论如何选择,有些事情已然无可回避。华为的芯片困局,目前无解。

自15日起,美国对于华为的禁令将全面生效。在全球范围内,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厂商,将不能擅自与华为进行交易、合作。

华为的芯片设计公司海思,将无法获得台积电的代工。这意味着在美国禁令松动或国产晶圆代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华为高端芯片需求仅能来自库存。

这场围猎华为的游戏,自此正式进入白热化。在华为危机背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深层问题错节盘根,难以仅靠修剪表面枝叶解决。

目前,各方对华为芯片的储备数量口径不一。

《日本经济新闻》在5月刊文称,“华为已确保了最多够用1.5至2年的半导体库存,以维持主力业务通信设备及服务器使用的半导体供给。”

但这仅是通信业务方面,以美国厂商赛灵思和英特尔的高端产品为主,对应的是华为通信业务的需求。

在手机芯片储备上,来自产业链端的消息是,台积电供给华为的下一代5nm制程麒麟芯片,约为800万片。

通信行业资深独立分析师黄海峰则认为:“麒麟9000备货量应约1000万片,可以支撑半年左右。”

据接近华为的人士对市界表示:“华为手机芯片储备量,至少可满足至华为明年上半年的需求。”

华为在2020年上半年手机出货量已超过三星,位列全球第一。上代旗舰手机Mate30系列上市仅4个月,全球销量超过1200万台。因此,即便按照1000万片手机芯片储备算,也仅够华为的一时之需。

2017年“中兴事件”事件之后,美国对华为共计进行了多达10次的制裁升级。

在华为之前,从未有一家公司被美方这样持久、不间断地打压制裁。

为什么是华为?大部分公众心里知晓一些答案,但可能并不明晰。

信息技术(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和发起国,在ICT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占据核心优势。

学界普遍认为,21世纪在人工智能的主导下,将步入智能社会。智能社会由三个战略核心组成:一、芯片/半导体,即信息智能社会的心脏,负责信息的计算处理;二、软件/操作系统,即信息智能社会的大脑,负责信息的规划决策、资源的调度;三、通信,即信息智能社会的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负责信息的传输与接收。

作为主导未来社会的核心,ICT产业是各国竞赛的必争之地,事关第四次工业革命主导权。

中国在通信和手机等智能终端领域取得了一些市场和技术优势,但是在芯片/半导体上,依旧难以撼动美国的地位。在软件/操作系统上则更为薄弱,在技术、成本、市场等方面暂未找到突破口。

华为虽然在操作系统上目前没有太大建树,但却是中国企业中唯一一家能横跨通信、智能设备(手机、电脑)、半导体/芯片三个领域,撕开美国科技铁幕的企业。

这是华为招致美国猛烈打压的根本原因。

点点星光遭遇狂风,华为能否最终摆脱困境?最现实的问题是,华为的芯片储备能够用多久?

多位业内人士对市界表达了不同的意见,悲观者与乐观者皆有之。一个普遍共识是,短期华为摆脱芯片压力最好解决办法是:美国能够在芯片政策禁令上有所松动,让华为外购高通、联发科、三星厂商的高端芯片,否则华为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元气大伤。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对市界表示:目前华为芯片之困暂时无解。华为无法逃脱美国半导体产业链“魔爪”,短时间内自建晶圆代工厂不太可能实现。芯片被断供之后,华为更可能从三星、联发科、高通等非中国大陆厂商采购芯片。但现在美国针对联发科、SEMI向华为供货的申请或者呼吁没有给出明确的指示,所有的芯片厂商9月15日之后都不敢给华为供货,华为暂时只能靠备货芯片维持,为重新获得供货争取时间。

高通、联发科和台积电等多家芯片产业链巨头,在美国5月15日的禁令之后,已经向美国政府申请,能够在9月15日后继续供货华为。

但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公司公开表示得到积极回复。

华为研究专家、《华为国际化》作者周锡冰对市界表达了华为问题的乐观态度。他认为:美国的政治环境有所不同,只要平衡好各方利益,在美国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谈的。高通、通用电气等大公司都在试图影响美国政府,高通在美国总统竞选中,提供大量的竞选资金。此前中兴禁令的撤销,这些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再加上美国11月大选的变局,华为在美国政府中寻找到突破口的机会较大。关键是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

TikTok近期好转的迹象其实印证了这种观点的可能性。

5月15日,美国技术禁令发出后,联发科曾被认为是华为绕开芯片禁令的理想合作者。

但随后在8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华为的修订版禁令,试图“阻断”华为外购芯片方案。禁令新增了数条细则,限制了实体清单中的华为作为“买方”“中间收货人”“最终收货人”或“最终用户”参与相关交易,若要交易必须获得许可。

一位联发科内部人士告诉市界:“目前正在商谈中,很有可能最后能够为华为供货。”

而上述接近华为人士亦表示,目前华为也在和三星积极接触、商谈。

博弈仍然在继续。没有任何一方此时亮出全部底牌,给这个敏感又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盖棺定论。

另一个普遍共识是,华为芯片问题被掣肘,除了表面上的竞争和博弈,也应引起中国半导体产业形态,乃至基础科研人员的反思。

中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薄弱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今日之果,源于昨日之因。

几十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大陆致富的途径,而半导体需要动辄几十亿的前期投入,而且要10年甚至更久才能见效,鲜有中国企业有这等财力或经验能进行这种理性投资。

过往在全球化大势进程中,直接买芯片一直是中国企业更经济划算的做法。

当局势突变,大家方才意识到,在高科技领域中国企业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海思的麒麟芯片近年来依靠和华为手机的配合,在市场上逐渐打开了局面,但还是要清楚地意识到:海思的成功也仅仅是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IC设计环节,依靠华为手机,占据了11.7%(据市调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发布的2019年全年数据)的市场占有率。

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环节中,除海思之外,中国的声音非常微弱。

完整的芯片设计可以分为设计、制造与封装测试三个环节。

但仅仅是设计环节,都是一个庞然的产业链。

海思、联发科、高通都是芯片设计公司。进行芯片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架构”,PC端一般有英特尔的X86架构。移动端主流都是ARM公司的“ARM架构”。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移动市场几乎被其垄断。

由于涉及到繁杂的专利问题和技术壁垒,中国目前几乎没有专门的手机芯片架构设计公司。华为的巴龙5000通信基带芯片采用的是华为自研的架构,不受ARM架构授权的影响,但是属于通信网络芯片。

即便有了架构,华为在进行设计前,还必须使用“EDA软件工具”。EDA芯片设计软件亦是一个技术壁垒颇高的产业,并且由美国主导。

目前国内EDA企业成规模的仅有华大九天、概伦电子、芯愿景等公司,市场占有率微乎其微。

美国三大厂商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楷登电子)以及MentorGraphics(明导科技,2016年被西门子收购)则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

EDA工具链条较长,需要和晶圆代工厂密切配合,但国产先进制程代工也较为落后。中芯国际目前能够量产商用的是14nm工艺,这个制程水平是5年前的苹果A9处理器水平。

因此,国产EDA企业在落后的路上进行追赶时,不仅跑得慢,跑道也更弯曲。

即便解决了架构和软件,在海思无法触及的芯片生产、封装过程中,依旧由诸多美国技术主导。

华为遭受美国制裁后,中芯国际一直态度谨慎,8月10日,投资者公开询问中芯国际,在美国禁令缓冲期后,还能否继续生产华为海思14nm芯片?中芯国际回应:其面向海内外多元化客户,须尊重经营地法律,合法合规经营。

不少人在网上对于中芯国际的保守态度进行抨击,事实是,比起只会在键盘上打字的网友,中芯国际更清楚自己的处境。

如果美国完全苛刻地行使长臂管辖权,中芯国际理论上在9月15日之后也无法为华为代工。

中芯国际使用的芯片生产设备,离不开从美国企业应用材料(AMAT)和泛林(LAM)的进口。

而最为大众熟知的光刻机霸主荷兰ASML公司,其实是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厂商。

在整个芯片大厦的建造中,知名如海思,也不过是其中小小一环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

作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技术大脑,芯片生产的产业链非常长。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没有任何一个公司能够包圆这些过程,否则在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压力不可想像。即便是美国,也仅仅在设备、材料、设计、软件工具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但这就够了,这种优势加上操作系统的垄断,使美国成为地球最强科技强国。中国目前在这个链条中的任何一环都不具备优势,都被掐着脖子。

任正非在2016年有一段令人深思的发言:“随着通信行业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华为正在本行业攻入无人区,过去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将逐渐减缓。”

这句话指出了两个中国科技产业的现实:第一,过去我们有很多高速发展和“弯道超车”,一定程度上建立在跟着人家跑、在模仿中创新、在人口红利中撷取利润的基础上。

第二,现在的中国科技产业的命题,要从商业模式的创新,过渡到技术的创新,以及从工程数学、物理算法层面的创新,过渡到重大基础理论的创新。

困境的破局之道恐怕藏在教育、科技、创新环境等软实力之中。

残酷的是,已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早已提前努力封堵被追上的可能性。

《瓦森纳协定》最近逐渐成为公众讨论的热词。《瓦森纳协定》全称为《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安排》,是1996年成立的一个旨在控制常规武器和高新技术贸易的国际性组织。

简单说就是,世界上的33个主要发达国家联合起来,不把自己的先进技术出口给发展中国家,以长期垄断在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日本就是《瓦森纳协定》协定的成员国,所以中日两国极少在重大技术领域合作;欧盟也是如此。

在《瓦森纳协定》下,芯片制造领域很多最先进的设备,中国是不能直接进口来的。

比如光刻机,全球半导体前15大设备供应商,全部都受到瓦森纳协定限制。出口给中国的设备一般要按照“N-2”的原则审批,就是要比最先进的技术晚两代。再加上审批中拖延个一年半载,实际上落后更多。

在《瓦森纳协定》下,中芯国际只能和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合作。IMEC先从ASML应用材料买设备,用完5年后符合瓦森纳协议要求,再高价转卖给中芯国际。

这就导致中芯国际的设备永远落后国际先进水平5年。技术之外,这或是中芯国际的量产制程停留在5年前的14nm水平的最大原因。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发起过半导体三大战役:1986年的“531战略”、1990年的“908工程”和1995年的“909工程”,以期能在高新技术领域追上发达国家的脚步。

在种种困难之下,中国企业没有坚持到最后,而逐渐形成了“造不如买”的思想。在短期效益的驱动下,企业大肆购买国外成熟技术产品和生产线,自主研发沦为下乘。

但芯片产业链的特征是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以换取最后的超高收益。国产芯片在发展的过程中,着实少了一些耐心。

2006年1月17日,“汉芯丑闻”爆发。

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被爆仅是从摩托罗拉公司购入56800芯片,再找工人打磨掉MOTO的字样,打上“汉芯一号”,由此诞生了一款国产“世界领先”的芯片。

后来事情逐渐败露,大量媒体介入调查,“汉芯”真相公之于众。陈进在研发过程中,骗取了高达11亿元的科研资金。

此后,中国的芯片项目和公司,天然被公众蒙上一层质疑的眼光。

华为事件引发的中国芯片的尴尬,是无法从表面根治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产业问题,或许更是一个从基础教育、科研态度就埋下的问题。

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方兴东表示:唯有从基础研究出发,加快补上核心技术的短板,培育自己的产业生态,并且进一步在全球市场形成与美国体系的竞争能力,美国政客才无法将高科技“政治化”和“武器化”,全球高科技才能回归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

华为研究专家周锡冰则表示:观察华为几十年,最佩服的是任正非,中国现在缺少像任正非这样高瞻远瞩的人。

海思是厚积薄发的典范,但是也花了华为二十年,前后千亿资金的投入,才在芯片设计一环有所成。可以想像,中国若要在半导体全产业链突围,该需要多少人才、资金、时间。

翻看论坛时会发现,“功成名就”的师兄师姐,总喜欢劝师弟师妹想开点:基础学科研究长久不见天日,跑去搞金融、互联网,买个茅台的股票分分钟翻倍,财富自由。

大树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才有可能生成栋梁。

有时候,养深积厚的笨方法,才是养成坚厚壁垒的方式。

这次,或无直接捷径可走,亦难寻“弯道超车”的机会。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tiktok选做中兴和TikTok的CEO辞任后,TikTok创始人做出了什么回应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点赞(628) 打赏
Tiktok咨询
TikTok卖家交流群
跨境卖家专属社群
专家咨询
跨境卖家资讯群
集结行业大咖卖家,助力品牌出海,赶紧加入!
入群福利:
领取最新跨境行业研报+跨境工具导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