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tiktok博弈背后和沃尔玛将和微软合作竞购TikTok,这代表着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预见〕亚马逊封杀大卖的背后是大国博弈与资本收割
亚马逊封杀大卖的真实原因,并不是刷单...不是刷好评...不是你违反规定!而是吃定了你!
一,这是亚马逊近几年跨境电商大发展以来的调整...针点大卖家的热销产品,"先跟卖"然后"封杀"从而完成定点收割!不过这一点,是全世界资本主义的劣根性,包挺阿里国际站在去年也是以类似的套路来收割自己人...自建贸易公司,再通过流量倾斜、大数据挖掘等多种手段来与原来的平台商家抢客户!
二,中美贸易战以及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跨境电商的大发展,已经对当地的零售业态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亚马逊平台上的当地店铺根本不是中国人的对手,严格来说根本不是中国制造供应链与中国人商战智慧的对手。)...亚马逊收割大卖之余,也是配合美国政府打压中国经济、培植本地良好电商发展环境的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骚操作。
三,中国以及跨境大卖们如何破局?
从政府层面上,我们要引领鼓励发展自己独立的跨境电商平台、跨境支付平台以及流量平台,把跨境电商的流量终端与销售终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所以,最近我们可以看到tiktok开始试水跨境小店业务...国家对于跨境收汇兑付的业务也开始有进一步放松的迹象。
而从企业与跨境电商从业者的角度度来说,我们要想办法通过"独立站+新媒体"的形式,加大自身产品的平台推广,想办法把销售的主动性更多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妄想依赖过去那种通过亚马逊把产品大面积铺上去、运过去,再花钱刷销量、买好评,然后坐等收钱、发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沃尔玛将和微软合作竞购TikTok,这代表着什么
沃尔玛是美国的一家世界性的连锁企业,是全球营业额最大的连锁公司,一直经营着传统的零售行业。微软是一家美国的跨国科技公司,是世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先导。在电子商务的早期发展10年,沃尔玛并没有意识到电子商务会给世界的消费习惯带来颠覆性的趋势,美国的亚马逊、ebay等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之后。沃尔玛才意识到自己的电子商务已经落后了,于是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传于是有了统的零售巨头和计算机软件公司的联合。此次沃尔玛与微软联合竞购TikTok代表了什么,以下是个人浅显的分析:
一、沃尔玛和微软的共同合作,意味着世界商业巨头们正在进行资源整合,抱团取暖。早在2018年,微软与沃尔玛就一直在合作协商当中,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亚马逊。亚马逊也是著名的商业巨头,在电子商务领域远远超过了沃尔玛。而沃尔玛它也是一个计算机科技公司。亚马逊的强大对只有在单个领域强大沃尔玛和微软有着不少的威胁。于是沃尔玛和微软都有了危机意识,他们只有在资源上进行相互整合,互相合作,才能将来不会被替代或者淘汰。
二、中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TikTok在美国,乃至国际上有着足够的占有率和影响力。近为什么沃尔玛和微软都对TikTok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在收购消息放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连中国政府都插手此事。是因为TikTok有着庞大的用户体量和独特的商业广告模式,具有超强的“带货能力”,多次登上美、日、法、印尼等国家等下载榜首,还获得过国际上的各类奖项。沃尔玛和微软都看中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想把Tiktok以后的业务收入囊中。这意味着现在中国的科技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以至在世界上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科学技术的竞争、核心技术竞争的背后往往都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中国与美国的未来的关系更加复杂化。美国看不惯中国的强大与崛起,经常对境外中国企业进行打压,两国的贸易战经常一触即发。中国的TikTok深入美国市场,美国政府害怕软件窃取到美国公民信息,也害怕软件的行为可能对整个国民的思维有着导向作用等等原因。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叫嚣:“TikTok必须在本月中旬前完成收购,不然就要关闭其美国市场,而且特意指出美国财政也要分一杯羹”,由此次事件我们可以预料到:由于中国科学技术越来越强,以后两国必然少不了越来越激烈的经济贸易战争,中美两国的关系未来会更加的错综复杂!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他们以破釜沉舟之势前行
近年来中美博弈,两国角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封杀华为、封禁TikTok等更是美国全面打压、遏制中国科技领域崛起的标志性事件。面对这一轮中美博弈,在社会各界以及民众当中,有一个共识被进一步地激发,那就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2020年的9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把美国“卡脖子”的清单,变成为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
近年间,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射到中国科创的尖端领域,与中国尖端科技的领军者们相约问答。《问答神州》特别节目--逆风丹心,中国“智”造。
戳这里观看本期节目预告
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
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
2020年6月23日,中国北斗三号第55颗、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从北斗一号向中国提供服务、北斗二号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到北斗三号向全球提供服务,中国北斗人从奋起追赶,到并跑超越,实现着卫星导航领域的“腾跃”。
回顾1994年,中国政府决策启动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工程。彼时,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都已经完成了全球组网。卫星导航刚刚起步的中国,正面对着西方强国,对其实施的、最严密的技术封锁。
谢军:在“北斗”之前,1994年我在国外的通信卫星公司参加了一年的卫星监制工作。在那期间,我们国家研究通信卫星时引进的一些产品,无缘无故被禁运和技术封锁。北斗一号立项时,国外对我们技术禁运、不把一些非常高指标的产品卖给我们,应该说还是有所考虑的。研发北斗一号时,我们提出引进的一些产品,国外最后基本上还是按计划供给我们了,对整个工程进展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北斗二号开始,就明显感觉到国外在有些产品上,跟我们讨价还价、或者就不提供我们所要求技术指标的产品。
时间精度是卫星导航的命门,天地间时间越同步、误差越小,定位的精度就越高。有“导航卫星心脏”之称的星载原子钟就发挥着提供时间基准的作用。北斗三号卫星上配置的新一代国产原子钟,其精度比此前“北斗二号”上的原子钟要高出一个数量级,据称300万年只有1秒的误差。
谢军:北斗一号的原子钟是买美国的,到北斗二号,我们开始跟欧洲谈。当时欧洲自己的原子钟也没入轨,也没经过验证,我们为了把自己的卫星发上去,就跟欧洲交流,同时启动了自主研发原子钟的技术。我自己也知道,根本不要想能和人家谈“技术公开”,当我们希望欧洲能供应一些更高指标产品的时候,他都说只能达到这个水平,再高指标就要对我们国家进行技术封锁。
关于技术转让就不要想,谈也别谈,成品给我们也不行。从2007年,当时发射我们第一颗导航卫星,其中的四个原子钟,全是用我们国家自己的铷原子钟。
吴小莉:那北斗三号呢?
谢军:基于对欧洲公司产品的了解,公司老板帕斯卡也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2015年,在西安开导航年会的时候,他开玩笑地说,要我以后再买他的原子钟,我说不会买你的了,除非你的原子钟比我的要好两个数量级,价钱低我的一倍才行。从北斗三号开始,我们全部启用自己的铷原子钟,同时北斗三号还采用了氢原子钟。氢原子钟比铷原子钟的个头体积大一些,电性能指标更高、更好。
2015年的8月,两颗全球系统试验卫星首次建立起了星间链路,标志着中国掌握了这一个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谢军解释说,按照传统卫星管理手段,要想控制使用好绕地球飞行的卫星,需要有遍布全球的地面站。但是在难以全球布站的情况下,必须建立卫星之间的星间链路,实现卫星管理卫星,这是世界导航领域的前沿技术。
谢军:北斗系统是一个长期稳定运行的系统,我们国家建设北斗系统的原则就是独立自主、独立运行。如果在国外建站,系统运行时就要依赖于那个站,一旦有特殊情况发生,这个系统可能就无法再正常运行。
吴小莉:星间链路这个技术对于我们来说,掌控有困难吗?
谢军:应该说单个的产品技术上,对我们国家并不是说有什么障碍,但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网络,星间链路还是有很多很多难题。一旦有一个节点在中间有点故障,那么整个网络需要路由协议、需要怎么调整,所以在这上头应该说我们还是解决了很多很多关键技术。
中国“量子通信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
如果说北斗卫星的全球组网,终于在无限大的太空中,为中国划出了一块自主空间,那么在无限小的微观世界中,中国和其它世界强国正开展着在量子科技领域,如火如荼的角逐。有日本媒体日前报道称,在这次量子技术革命中,中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专利申请位居世界前两位,并驾齐驱,领衔世界。
从“追随者”到“领路人”,潘建伟说,“这是因为十年前,我们就选择了从基础研究起步的艰难道路”,从基础的原理到实际的应用,这背后需要有无数的实验来证明。
潘建伟:我们做第一个实验时,说句老实话,没敢向国家提出来要钱。我们从其他项目里东凑一点、西凑一点,大概凑了一百多万。先在合肥大蜀山做了一个证明纠缠光子分发的实验,后来才向国家申请,能不能给我们五六百万,让我们证明更远一点的距离也可以。所以我们是先做实验,做到大概2011年,才敢向国家正式提出这个建议,国家也同意了。
我们做地面实验,光靠我们这个团队其实就不够了,需要有从事卫星平台的人、搞空间光学的人参与,他们有我们需要的知识。相比我维也纳的导师,他掌握跟我差不多的知识,但奥地利要集全欧洲之力才能进一步推进实验。但不是同一个国家,不是同一个系统,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么一来,他们的立项过程就比我们大大地落后了,不过我想他们很快在欧盟应该也安排这样的项目了。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比别人领先五年,开始做这个东西了。
在国际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的目标是力争到2030年左右,率先建成全球化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构建信息充分安全的“量子互联网”。
2017年9月29日长达2000多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京沪干线”建成开通。结合“京沪干线”和“墨子号”的天地链路,中国科学家成功实现“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构建,奠定了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全球领先地位。
潘建伟:“京沪干线”只是由本来点点不保密,实现到只有32个点需要保密的一个进步。从前我们用所谓的专网,专网只是一根光纤,光纤传过来的中间点点,别人都可以对你进行窃听,所以我从每个不安全的点,缩减成只有32个点是不安全的。
吴小莉:如果发生了特殊情况,中继站可能被破坏,或者以量子原理来说,如果被篡改,那这个信息就无效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潘建伟:比如你给我发邮件,这个邮件不只是通过一条线传送,这是一个网络,如果这一条线路被别人给挖断的话,我就从另外一条路走过来了,所以我们这套系统,有一个警示的作用。你这边路如果有人在窃听了,它会告诉你这里的信息不能用,然后信息就从另外一条路过去了。所以可以非常方便地避免别人对网络的、对你的信息的监控。但是有一条得必须得保证,如果整个网络都被别人掌握了,那你就整个国家都被别人控制了,那就没有办法了,这是一个基本的通信安全前提。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
总工程师林鸣
如果说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和量子通信科技,为我们架设起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通信坦途,那么被英国媒体誉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则实打实地跨海连接三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一环。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全长超过50公里,被称作中国桥梁建筑史上技术最复杂、环保要求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超级工程”。其中,岛隧工程是大桥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回忆起立项之时,林鸣说:当时中国在外海沉管领域还是一个空白,所以最初,林鸣一直希望能够找国际一流的公司,合作完成沉管隧道的建设,结果却大出预料。
吴小莉:您去了欧洲的一家顶级公司商讨,结果人家开了1.5亿欧元咨询费?
林鸣:是最好的公司。对,仅仅是咨询费,还不包括核心技术转让,只是提供咨询服务。
吴小莉:据说您后来还是商量了一下,说如果给三亿人民币,可以帮忙做什么?结果对方怎么说?
林鸣:对方说给你唱首祈祷歌,真的,他说我给你唱首祈祷歌。最后对方讲,如果你现在跟我签这个合同,9亿人民币,如果你回头再来找我签这个合同,他说1.3亿欧元,没有商量,最后就是这样地结束了谈判。后来我们中交集团,下决心嘛,回去开会、汇报,太贵了,太贵了。当时我们的周纪昌董事长问我,他说:林鸣,怎么办?我们自己研究行不行啊?我说行,自己研究,自己解决。我们花两个亿人民币,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两座面积各十万平方米的人工岛,是岛隧工程的关键工程。120个巨型钢圆筒,每个直径22米,截面相当于一个篮球场,最高达50多米,差不多是18层楼的高度,单体的重量约550吨,每在海里打下一个钢圆筒,其重量就相当于钉下了一架空客A380。
林鸣说,每一步的推进都是未知、都有风险。借助卫星定位、雷达系统,解决了运输过程中巨型钢圆筒遮挡视线的安全问题;经过多次分析评估,利用四个重达200吨的锚,固定住单艘10万吨的船,解决货船停泊问题。120个巨型钢圆筒的制作、运输和振沉,每一个环节都是中国工程师从未有过的尝试。林鸣感慨地说道,用“大型钢圆筒围岛”的快速筑岛方法,取代传统的抛石填海作业方式,这其中要科学技术,也要一颗敬畏自然的心。
人工岛建设模拟图
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设,是岛隧工程另一个关键性项目。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共用33节沉管,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这些沉管采用“工厂法”预先制成,为此,大桥的建设者们仅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便在外海的荒岛上,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沉管预制厂,并且创下了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缝的世界奇迹。
把跟航母一样重的沉管浮运到施工的现场,并且准确地沉放到海底50米深、已经铺好的基床上,而且还要与前一个沉管实施精准对接,其难度和挑战可想而知。从第1节到第33节的沉管,每一节的安装,都有自己的故事:第10节的沉管安装之后,实测偏差超过预计,工程停滞100余天,终于明晰是海水、淡水的二重结构导致;第15节沉管的安装用时5个多月,三次浮运,两次回拖,终于攻克回淤难题。
吴小莉:我们最终接头安装的时候,你为了要试验最终接头还专门去了荷兰。荷兰那家公司为此还升起了中国国旗,据说是他们第二次升起他国的国旗。
林鸣: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关系不好,我们打了五年嘴仗,因为我们说什么他们都认为不行,都说No,No,No。
吴小莉:就是我们的创新,他们都说不行?
林鸣:我们太没有经验了,第一次做,人家也不知道你行还是不行,非常谨慎。因为港方要求很严的,不能通融,所以一定要得到他们的签认,我们才能用那批图。然后我们把这个图反复改了很多遍给他们以后,他们就不停地给你提问题,去一次又给你提几十个问题,不停地提。最后没图,工程就停了,我着急啊,当时跑到广州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借了一个会议室跟他们开会,开了两小时,他就跟我讲,要去吃饭,走了。我们一大帮人开车从珠海,那么忙的情况下,跑到香格里拉和他开会,他开了两小时走了。我们感到很有压力,在这样一种关系下,我们共同生存了五年,第五年的时候,我还非常生气,后来对方非常盛情,一定要请我来看看,派人反复邀请。那我想意思意思吧,我就去了。去了发现对方很真诚,真的很真诚,高层领导、高管都来了。
林鸣:我本来不打算和他们做什么交流,但后来他们感动我了,从那一刻真的改变自己,我认为要开放、要交流,尤其像工程领域、技术领域。因为我们站在人家的肩上,人家也要站在我们的肩上,这个社会才发展得更好,那一刻我改变了。那以后我真的是,我对所有人都开放,希望他们来参观,来看看。
你像我们现在,填补了外海沉管隧道的空白,在世界范围而言,中交集团在沉管隧道的领域上,用国外非常权威的专家的话来说,中国从一个沉管隧道的相对小的国家,因为这个工程的建成,变成了世界的领军国家之一。这些东西,都使中交集团得到提升,包括像项目的全球资源整合的能力、合作、开放等等。还有思想和人才交流,我们都是受益匪浅。
更多精彩,敬请收看:
2020年10月09日首播的:
凤凰卫视《问答神州》特别节目
《逆风丹心,中国“智”造》上集
编导:孟涵
摄影摄像:孟涵、马马晋
FBEC2021@钛动科技合伙人唐彬:Z世代,游戏增长新势力
2021未来商业生态链接大会暨第六届金陀螺奖颁奖典礼(简称“FBEC2021”)于2021年12月10日在深圳市大中华喜来登酒店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广东省虚拟现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互联网文化市场协会指导,陀螺科技主办,以“迎风破局?守正创新”为主题,聚焦游戏、电竞、XR、元宇宙等互联网前沿领域,探讨行业热门话题。岁末年关,聚锦鹏城,我们与无数互联网从业者同舟,共同探讨未来商业生态链接的创新和变革!
FBEC2021“下个十年?2021全球游戏及数字文创峰会”邀请到钛动科技合伙人唐彬带来主题为“Z世代,游戏增长新势力”的精彩分享。唐彬介绍了海外游戏市场的最新情况,并重点分析了Z世代人群的特点以及品牌触达他们的方式。他认为,围绕市场变化和Z世代人群特征,游戏公司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打法,撬动新的增长空间。
以下为演讲实录:
唐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陀螺的邀请,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家移动出海企业服务商,对于海外市场的理解和认知。
本来跟主办方沟通的主题是“营销新风向下,出海厂商如何找到增长密码”,这个题目太大了,增长密码是什么?在产品端,要不然构建庞大的世界观,让所有用户可以在产品里找到属于他的位置,并且在产品里享受自己的时间和娱乐;不然就做垂直、做细分,针对不同的市场和垂直领域,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性别,开发产品、做发行,也算是另辟蹊径。
因为这个话题太大,今天用了切片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怎么做增长和取得成功。切片是围绕人群而做的,今天重点跟大家分享一下Z世代人群。
今天分享分四个方面,分别是海外市场的新情报,人群分析,基于人群分析怎么打动新兴的人群,怎么帮助客户打动这样的人群。
海外游戏市场有哪些新动态?
根据最近海外市场的最新情报,2021年上半年,全球移动用户收入集中在亚洲、北美、欧洲,这些区域占了非常大的份额。亚洲三个头部国家是日本、韩国、中国,日本占到了41%,是非常大的市场;与北美、欧洲相比,亚洲市场的用户总支出高出80%和450%。在2021年第二季度,北美以71%的涨幅成为收入增长最明显的区域——是因为疫情带来的影响,欧洲增幅达到58%,排名第二。
今年上半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移动游戏,在海外重点区域主要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除此以外中东市场非常值得注意,一个是沙特阿拉伯,一个是土耳其,沙特阿拉伯整体营收表现不错,土耳其男性玩家偏多,竞技性比较强的游戏用户下载量和用户基数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用户支出能力比较弱,这些市场的付费能力没办法跟头部国家比。
可以看一下2021年上半年游戏品类的变化情况,用户下载榜单前十名依然以三消游戏、沙盒类游戏和音乐类游戏为主,除此之外,越来越多创新玩法的游戏进入到玩家视野。为什么有创新型玩法出现?这跟人群年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另外在用户支出榜单里,SLG依然是霸榜状态,今年上半年SLG下载的排名也从第8名到了第3名,这说明很多游戏厂商今年上半年开始在海外发行SLG,或者有些SLG进行了大规模的买量,所以下载量有了变化。
看完这个榜单以后,可以看一下不同国家的付费能力。韩国市场MMO收入占比最高,其他大洲最具代表性的品类都可以看到SLG的身影,而每个国家又有点不一样,美国Top1是博弈游戏机——这些人群喜欢的玩法和产品是不一样的。如果把这样的特征展开到全球200个国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前30%的国家,这是有很大潜力的赛道,对很多游戏厂商来说是非常大的机会点和蛋糕。
可以看一下年龄分布,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的数据,25岁以下的人群占到移动游戏的一半,说明年轻用户接棒成为主力玩家群体。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我们的产品在海外可以根据这些品类的排名分布,并结合新的技术、元宇宙,分析接下来怎么做才可以真正得到增长。过去很长时间,我们的产品受制于设备。比如印尼有很大的人口基数,他们的设备和网速都比较一般,导致我们的产品质量不能做得很大、很精美,从而降低收入。但接下来随着新技术的推出,我们的产品有可能摆脱硬件设备对产品的限制,新技术可能带来新的世界。
第二,每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群都有不同的喜好,这将使得整个游戏行业变得更加多样化。
最后,迎合细分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产品开发,让产品有伴随用户一起成长的可能性。
Z世代人群都有哪些个性化特征?
讲完品类、市场和人群,今天做了一个切片,重点看一下移动消费的潜力股——Z世代的人群,根据西方国家的人群分类办法,把生于1997-2012年的人群叫Z世代,也就是9岁到25岁的人群,这里面有些用户年纪偏小,所以我们主要聚焦于20岁左右的人群。这里重点框了一下,电竞玩家、电脑游戏玩家和移动游戏玩家,Z世代这三个比例的加合大于100%——这意味着对三个人群在不同终端的复合渗透率最高,尤其是移动玩家渗透率达到50%以上,说明一半的Z世代玩家都玩移动端游戏。
在海外做过Z世代的年龄统计,根据官方机构的统计,2021年Z世代人群总量达到总人口数的42%,未来会成为移动市场消费的主力;并且在人口性别比方面,Z世代人群也比传统的人群有更好的性别比,这也是为什么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去思考女性向的游戏怎么做,或者围绕女性向的游戏做一些定向营销,使另外一半用户有可能在产品当中成为主力。
除了人口总量大之外,Z世代人群还有什么特点?调查结果显示,Z世代人群月均使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长将近164小时,而非Z世代这个数字只有154左右。然后Z世代人群人均使用App的个数是27个,而非Z世代人群只有23个左右。另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数字是,2019年Z世代可支配收入总额只有4000多亿,而到了2030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可能是3万亿。也就是说这个人群,他们有十倍或者数十倍的消费能力的增长,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空间很大。
Z世代人群大多诞生在2000年左右,他们是信息化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内容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的老玩家。很多产品围绕老玩家喜好展开,比如《传奇》系列围绕某个年龄层玩家做的产品也是非常吸金的。但Z世代人群没有这样的单一喜好,他们是原住民,所以对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接受程度反而更高,他们非常具有社交属性和竞争属性,并且希望把竞争和PK结果分享出去,以此获得成就感,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带竞争性元素和玩法结合类的游戏越来越多的原因。
最后Z世代拥有强大的创造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Z世代人群因为年轻所以冲劲非常足,他们会创造非常多新的东西。如何利用好这些特点,也是我们做产品的过程当中,需要拿出考量的一个点,这也是为什么沙盒和创造世界类游戏越来越火的原因。除了这些特点以外,Z世代人群,除了玩游戏之外,喜欢看游戏直播和游戏短视频,或是参与其中成为游戏主播和UP主分享自己的游戏内容,甚至成为专业从业者。这使得整个海外移动游戏生态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每个国家不同的Z世代人群有不同的特点。
我们建议未来一段时间内,厂商要不仅仅专注在不同市场,也可以通过人群切片分析,围绕产品主要受众去分析他们是什么类型的群体。Z世代在我看来是潜力非常大的客群,围绕他们,我们可以思考产品怎么打造,怎么打磨,用什么题材吸引他们进入到产品当中,并且用长期的策略陪伴用户成长。我们相信,重视Z世代的特点,满足他们的需求,是我们的产品和业务在海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和关键路径之一。
那么我们该怎么触达Z世代人群?
聊完Z世代人群特点以后,怎么触达Z世代?首先选对题材玩法,他们喜欢强竞争性、强社交属性的产品,纯数值类产品分比较低。MOBA、SLG、放置类热度上升,比如可以通过一系列玩法融合,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第二,产品需要更加快节奏和竞争力,使年轻用户特点在产品当中发挥得更好。
第三,有更多元的风格和更多元的内容,比如二次元、漫画风,再比如知名IP改编以及小说融入,使产品更加贴合用户日常生活当中接触的其他的方方面面。
最后,兼顾社交需求,不要让产品成为一个闭塞的生态,它应该可以和很多产品结合起来,可以使得用户在很多场景下得到更多的答案。
当然,这批用户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对于画面、游戏质感和玩法品质要求更高一些。
然后还要打好我们的营销组合拳。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营销方法通过海外大媒体进行广告投放,但随着时代往前演进,过去的方式可能不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营销需求了,我们是否应该用更加新型的营销模式——比如内容营销,利用好Z世代人群喜欢玩游戏和看游戏直播的特点。游戏短视频,内容创作从业者塑造的短视频和长视频越来越强的现状下,有很多的从业者出现。这些从业者除了推动玩家越来越多之外,也让私域流量入口越来越多,并且私域流量入口具有非常明确和垂直化强的标签。
比如说想找到玩SLG很厉害的UP主,找到限定条件后,无论在什么平台上都可以找到一批人,这些人背后的粉丝就是私域流量入口带来的价值,我们钛动科技的精力除了传统的平台广告以外,正在延展怎么去利用好私域流量,利用好内容营销、短视频、直播做内容营销的方式。
在不同社交媒体上给我们的产品立人设——现在立人设是一种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这个产品甚至要有形象,在用户面前进行展示,最后利用好网红营销、IP联名,都可以阶段性、散点性地让产品有爆发性声量,它可以使我们的品牌声量有波动性上涨的趋势。
分享一个案例:前段时间我们帮助一家台湾厂商做游戏直播,邀请到一个台湾当红网红做了一系列的直播,那周产品新增相较前一周有200%的涨幅。所以结合好传统的效果广告和新型的内容营销,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的产品在海外取得成功。
其次是选对媒体,左边的图是对于未来核心的社交媒体和Z世代人群变化的预测,前四家是meta、tiktok等拥有Z世代人群的媒体,大家可以做融合性更强的媒体,包括私域流量很重要,结合头部媒体再结合垂直化标签很强的私域流量可以打好更强的组合拳。
中国厂商如何更快更好地走出去?
怎么抓用户眼球,就是在素材上进行设置。钛动科技成立以来,帮助很多客户做海外推广,我们做素材过程当中试图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用户在什么场景会下载我的产品;
?第二,用户在什么场景下可以使用我的产品;
?第三,用户在我的产品当中会得到什么;
?第四,用户在哪些环节可能会发生付费;
?第五,用户在情况下可能会放弃我们的产品。
我们的素材无非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风格、创意去回答这几个问题,希望告诉客户可以在地铁上玩这个游戏,可以树立现实生活当中没有的人设,可以得到人群当中非常火的梗,并且满足一定的社交需求,今天分享的社交标签可以解答用户的很多问题。
这里分享了近期比较火的素材形式,一个是万物皆可“迷因”,曝光点击都很好;另外是自黑,年轻人喜欢自黑,我们可以想办法赢得用户的同理心;还有就是颜值即正义,放很多颜值高的人物画面也可以吸引用户。
聊完素材还是介绍一下钛动科技怎么帮助客户实现海外的新增长。钛动科技是基于大数据和商业智能的企业服务公司,我们一直秉承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去开展业务,并且致力于为中国品牌出海打造全链路的解决方案和全球的增长平台,创业这些年我们的业务增长非常快,服务客户总量达到数千个,服务能力、用户触达次数和媒体能力逐年增长。
今年9月我们发布了钛动科技2.0,致力于打造营销云SaaS,帮助客户在海外取得更好的成功,这套服务体系围绕一站式大媒体的平台搭建,包括VIP服务、网红整合营销、创意设计服务、全案数字营销、效果广告服务、出海咨询服务,业务覆盖全海外所有的媒体,包括头部几个大媒体,一些手机厂商,一些中型垂直的视频媒体还有买量平台,包括标签化非常垂直的私域化入口,围绕所有的媒体有完整的营销方案和能力。
最后希望各位在接下来几年时间,找准方向出海扬帆,事业长虹。谢谢大家。
关于tiktok博弈背后和沃尔玛将和微软合作竞购TikTok,这代表着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